欢迎浏中国科技导报网!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中国科技导报 > 新闻 > 国内 > >

李旻:从代码到战略的跨越 ——计算机科学家的商业领袖之路

时间:2025-04-15 09:26

来源:中国科技周刊

编辑:晴川

【导语】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计算机科学不仅塑造了技术的未来,也重塑了商业世界的版图。李旻先生,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家,不仅在技术...

【导语】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计算机科学不仅塑造了技术的未来,也重塑了商业世界的版图。李旻先生,这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家,不仅在技术领域深耕细作,更凭借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成功跨越了从技术专家到企业领导者的鸿沟。

现任上海舶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以计算机科学的严谨逻辑为基石,构建起企业运营管理的宏大架构,用代码的精确性雕琢商业战略的轮廓,在科技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中,书写着独特的商业传奇。

1744623615003.jpg

图:李旻近照

技术奠基:从复旦到惠普的蜕变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科班出身,李旻在大学期间就以其强大的计算机理论和科研实力在高校学术界崭露头角,同时与产业界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复旦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也为李旻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特别是大三那年,李旻在辅导老师的引荐下参与了IBM实验室的项目,初次接触到了企业应用的广阔世界。企业应用中复杂且精妙的业务逻辑,以及完整且先进的技术栈,深深吸引了李旻。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技术视野,更让他对大型企业应用的研发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他未来的职业规划埋下了种子。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特别注重理论基础的培养,这为李旻日后应对复杂技术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创新活动,让他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技术能力。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成为了李旻职业生涯的启蒙,激励他在快速变化的高科技行业中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学习,在一次次挑战中脱颖而出。

毕业后,李旻加入了惠普(中国上海),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在惠普,他先后担任软件工程师、业务分析师和项目经理等职务,参与了多个大型客户项目。惠普的工作环境相对灵活和自由,允许李旻参与各种不同领域的项目,并在项目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这种多元化的经历为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铺垫。

在惠普期间,李旻曾独立带队完成了一个日本客户网站项目。面对紧迫的工期、年轻的团队以及与客户方的沟通挑战,他带领团队对项目任务进行了细致的切分,找出最短项目路径,并将最有经验的人员安排到关键任务上。同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调整任务分配和人员安排,最终在半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这个项目让李旻深刻理解了项目计划和动态资源调整对于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为他后来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技术深耕:从QADNAVIS的跨越

2006年,李旻加入QAD上海研发中心,担任高级项目经理,后晋升为总监。在QAD8年时光里,他主要负责产品研发项目,与全球各地的团队紧密合作。QAD作为一家为制造企业提供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和相关企业软件的公司,在汽车供应链方向上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QAD公司,李旻深入了解了汽车供应链行业,并全面掌握了企业应用级产品的研发流程和运维方式。尽管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架构较为冗余,但他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功能职责的划分和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经验不仅有助于他在Navis期间与研发团队的有效合作,更为后来在上海舶盛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年后,追求更高发展平台的李旻加入NAVIS担任专业服务总监,负责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实施项目。NAVIS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供应商,拥有超过30年的历史。在这里,李旻面临着跨文化团队管理的挑战,他通过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团队文化、制定清晰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计划、以及建立解决文化冲突的机制,成功地管理了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实施。

NAVIS期间,李旻参与了多个重要码头项目,如鹿特丹APMT MVII码头和长滩集装箱码头。当时新一代的全自动集装箱码头刚刚兴起,软件方案、设备控制和作业流程都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为了确保项目上线的稳定性,李旻带领团队采取了缩短内外部沟通链条和提早进行全链路测试与检验等措施,最终满足了客户的上线时间和生产效率要求。

商业领袖:上海舶盛的领航者

历经多年的沉淀,李旻已然对技术逻辑到商业管理都游刃有余。2020年,李旻加入上海舶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并量身定制了公司愿景:构建大型集装箱港口企业级应用,实现互联网应用特性在大型港口生产核心系统的落地,并融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最新算法以提供基于算法的生产决策支持。

在战略制定前,李旻带领团队进行了行业现状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发现国内市场缺乏高端产品,且正处于转型期,需求度较高。同时,考虑到大型软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长、人才需求量大,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他们确定了产品研发计划和潜在客户的沟通策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李旻对各个主线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提供最有经验的人员,加强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在产品研发上,持续进行市场调研,优化产品模块和功能;在市场营销上,细分潜在客户并制定针对性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

在舶盛负责多个项目,最让李旻引以为豪的就是青岛港和日照港的自动化码头项目。这个项目核心产品是从零开始构建,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国内工艺和生产水平领先的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落地。李旻在这些项目中展现了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OS系统,实现了码头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化和原创性突破。这一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卓越的性能。青岛港和日照港的自动化码头在上线后,多次打破世界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记录,彰显了中国智慧港口的强大实力。李旻的高瞻远瞩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准确把握行业趋势,提前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青岛港和日照港的自动化码头项目,不仅为上海舶盛赢得了市场声誉,更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树立了标杆。他的战略决策和领导能力,使这些项目在智慧港口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未来展望:科技与商业融合的引领者

李旻深知技术创新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在ERP、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他看到了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重大突破。李旻认为,随着集装箱码头大型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码头生产系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升级。

谈及未来的规划,李旻强调,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明确转型目标和战略,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同时,要注重技术选型、人才和组织变革,以及风险管理和持续优化。

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每一次职业选择,李旻都能基于自身的技能和优势,以及对职业目标和路径的认知。站在上海舶盛的大舞台上,他第一次从零到一参与公司和产品落地发展,即使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但凭借超凡的胆略和对市场走向的精准判断,他坚持下来并见证了产品的成功。李旻成功关键有四大因素:清晰的目标、坚定的决心、良好的人品和积极的心态。正如他的人生座右铭所言“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从复旦大学的求学到在各大企业的工作经历,李旻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管理能力,逐步成长为科技行业的领航者。李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更在于他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正如他在职业生涯中所展现的那样,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最佳路径。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全球科技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文/陈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阅读
栏目排行
相关标签
内容推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20中国科技导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3456789号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